政 府 工 作 報 告
——2011年3月24日在陸河縣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上
縣長 林少文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0年及“十一五”時期工作回顧
2010年,在上級黨政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縣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認真貫徹縣委六屆五次、六次全會精神,按照“從嚴治政,從寬待商,從優惠民,堅定不移走生態文明發展道路”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建設生態文明縣”總目標和“三年村變新”階段任務,強化政府執行力建設,狠抓各項工作落實,有效促進了經濟社會持續較快發展,“十一五”時期確定的目標基本完成。主要體現在以下十個方面:
一、國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
2010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1億元,比上年增長16.2%,人均GDP突破萬元大關;全社會工業總產值 17.6億元,比增25.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03億元,比增49.3%;農業總產值11.5億元,比增6.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62億元,比增32.8%;稅收總收入1.46億元,比增17.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77億元,比增18.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6億元,比增18.3%;農民人均純收入6070元,比增14.8%;完成外貿出口總額1137萬美元,比增43.7%;實際利用外資438萬美元,比增99.1%。三次產業結構由2009年的22.6︰29.1︰48.3調整為21.4︰29.3︰49.3。
二、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招商引資取得新成效。落實“從寬待商”各項措施,采取“外引內聯”方式,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舉辦了“迎亞運三個一批”招商引資活動,新引進并投產項目有重信食用菌加工等一批,投資總額2億元。彭華食品、歐特五金、嘉冠木業、松大、華通等一批項目正在啟動建設。
園區建設步伐加快。城南工業園區新引進首創港資企業落戶。加快推進新河工業園區建設,已完成園區建設總體規劃,園內路道、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準備申報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F已落戶園區并投產企業有兆豐涂料、南方鑄造、銓鎰鑄造等,落戶園區正在征地或開工企業有宏偉建材、鉅新生態科技園等8個,投資總額4億元,還有9個擬進園項目正在跟蹤洽談。
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年初全縣確定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共66宗,年度投資8.6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85.7%,已竣工21宗。其中列入市重點建設項目的教育園區項目完成投資1.68億元,超額完成市下達的年度投資計劃。我縣爭取到新增中央投資項目共4批12個,全部開工建設,得到中央和省專項補助資金1338萬元,帶動地方投資2725萬元。廣東生寶種養有限公司生寶高附加值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化項目入選省現代產業500強。
三、二、三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工業經濟穩步發展。全縣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家,完成市下達任務,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0%。工業經濟占國民經濟的比重明顯提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19.2%。節能降耗取得明顯成效,萬元GDP能耗下降8.7%,順利完成年度及“十一五”節能目標。
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5.8億元,增長16.1%。著力抓好“山色生態、泉色旅游”項目建設。動工建設岳溪生態博覽園、火山嶂森林公園等一批旅游基礎設施項目,激石溪紅二師整編地舊址紀念園已完成首期工程建設,成為我縣紅色旅游新景點,黃金坑御水灣溫泉度假村完成首期工程,正式開業。全年接待游客18.2萬人次,增長28.1%,旅游總收入5200多萬元,增長32.2%。房地產業健康有序發展。聚福苑商住商貿中心工程全面竣工,華府一號商住小區項目順利封頂。城鄉消費市場持續暢旺,交通運輸、郵電通信業繼續快速發展。全年新增個體工商戶943戶,增長22%。
四、“三農”工作扎實推進
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全縣發放各項惠農補貼資金1400多萬元。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6萬噸,連續多年完成或超額完成市下達我縣糧食工作四項考核指標。不斷鞏固林業生態縣創建成果。全縣投入林業建設資金700多萬元,完成造林面積1.24萬畝,創辦“萬村綠”示范點20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走在全市前列。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得到加強,完成省級議案項目3宗,完成病險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和防災減災工程項目一批,新建水電站3宗,防災減災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我縣“十一五”全國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建設通過驗收。完成了《陸河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年)》編制工作。爭取上級資金4600多萬元,實施國家級和省級土地整理項目4個,面積2.2萬畝。農機推廣和動物防疫等工作不斷加強。
五、扶貧“雙到”成效明顯
按照“縣有龍頭、鎮有基地、村有項目、戶有收益”的“四有”工作思路,在全縣范圍內形成了龍頭帶動、基地輻射、典型示范的扶貧開發工作新格局,大大提高了扶貧開發工作實效。據統計,一年來,全縣共投入村級幫扶資金2073萬元,組織實施村級項目201個,全縣已有27個貧困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3萬元以上,基本實現穩定脫貧。投入貧困戶幫扶資金1447萬元,扶持貧困戶發展種養項目3430個。至年底,全縣已有貧困戶1123戶5840人實現了脫貧目標,占貧困人口的32%;幫扶單位籌資950多萬元,為全縣237戶貧困戶實施危房改造項目;全縣貧困戶適齡子女普及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達100%,幫助70名貧困家庭子女免費就讀技校,全縣沒有發生因貧輟學現象。
六、宜居建設取得新成效
交通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全年投入建設資金1.13億元,基本完成縣城北環公路7.6公里水泥路面鋪設工程、X134線5公里大修路段和激石溪公路水泥路面鋪設工程,建成新農村公路46公里,建設橋梁13座,完成了省道335線陸河縣東段18.9公里路面大修工程、縣城朝陽路2公里加鋪瀝青路面工程,并積極做好潮莞高速公路陸河段和揭紫公路前期準備工作。
城鎮規劃不斷加強。完成了《陸河縣發展戰略規劃》、《陸河縣生態文明縣建設總體規劃》成果編制,完成了《岳溪生態博覽園總體規劃》、《陸河大道中南段兩側地帶規劃設計》(征求意見稿)等詳細性規劃編制工作,全縣城鄉規劃體系進一步完善。扎實推進螺溪鎮、新田鎮豐山村宜居城鎮(村莊)創建指導點建設,新上報河田鎮、河口鎮及2個社區、4個村莊為宜居城鎮(社區、村莊)。
生態建設取得新成效。螺河、榕江源頭得到有效整治。全縣完成143個農村生活垃圾堆放點和82個生態小公園建設。新增建設戶用沼氣池543個,完成了南萬珍稀水生物種救護實驗場地的基礎設施建設,陸河榕江成功申報為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加快推進國家紅錐林自然保護區和國家級水生動物種質自然保護區的申報工作。
電力通信建設步伐加快。全年投入電網工程建設資金6400多萬元,做好輸供電網清理整治工作,110KV南田線改造工程竣工投產,61塔基500KV臚崗至禎州送電線路工程陸河段全面推進,全面完成縣城布設地下高壓電纜工程。移動公司投入近2000萬元,新(擴)建基站58個及部分管道建設?!捌桨碴懞印鄙鐣伟惨曨l監控系統建成投入使用。
七、財稅收入實現大幅增長
全縣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62億元,為年初預算數的106.3%,增長32.8%,比上年增幅提高7.3個百分點,是我縣近十年最好水平。全縣8個鎮全面完成本級稅收任務,實現“滿堂紅”。財政綜合增長率42.07%,比上年提高23.6個百分點,在全省67個山區縣(市)中排名第8位。金融形勢穩定,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26億元,增長23.4%,各項人民幣貸款余額8.3億元,增長23.9%。
八、社會各項事業加快發展
教育工作實現新跨越。教育園區初具規模,陸河中學累計投入1.2億元完成了一、二期工程,配套設施日益完善;外國語學校累計投入1億元,主要工程按期竣工投入使用,實現了我縣民辦教育“零”的突破;職業技術學校建設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完成,即將啟動建設。河田中學、陸河中學后勤社會化項目全面完成。與民營企業簽訂框架協議,籌備華南建筑裝飾工程學院前期工作順利進行。全縣高中階段學校招收新生完成市下達任務的100.3%,全縣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突破85%,提前一年實現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目標。全縣中小學生輟學率得到有效控制。2010年高考總入圍率85.06%,居全市第一。經省有關部門批準,成立了“陸河縣振興教育基金會”,募捐資金3000多萬元。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據統計,全縣基本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達65%,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達97.4%,新農合參合率實現100%;新農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全縣45歲以上人群參保率達88%,其中60歲以上老人參保率達到100%。全縣年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的特困戶已全部納入低保救助,實現應保盡保。全面提高低保對象補助標準和五保對象供養費,全縣重點優撫對象補助全面達到省規定標準,并全部納入城鎮居民、新農合醫療保障體系。成立了“陸河縣慈善會”。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河田鎮第二期 48套廉租房已按程序完成分配并入住,全面完成了上級下達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
文化衛生工作穩步推進。提高文化軟實力基礎工程不斷完善,完成了15個行政村“農家書屋”建設,國家體育總局無償援建的雪碳工程項目綜合健身館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陸河山歌、陸河擂茶等6個項目批準成為第二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三普”工作順利通過省級驗收。順利推進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全面完成鎮級衛生院計算機管理系統安裝并投入使用。重大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得到有效防控。
計生殯改工作取得新成績。深入開展全縣計生綜合改革工作,落實四級幫扶,加快后進轉化步伐,不斷鞏固計生升類管理成果。認真開展殯葬改革專項整治行動,全年死亡遺體火化率達82.7%。全縣8個鎮公益性公墓山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得到省、市的肯定??h殯儀館及公墓山已完成立項、選址等前期工作。
綜治信訪維穩工作成效顯著。積極做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嚴厲打擊各類嚴重暴力犯罪和多發性侵財犯罪,社會治安秩序明顯好轉。全縣共立刑事案件121宗,同比下降9.7%,破67宗,破案率55.4%,同比提高6.1%,發案率為全市最低,破案率居全市榜首。全年共受理人民群眾來信來訪184件批,同比減少12%,已辦結158宗,辦結率86%,同比提高9%。沒有出現進京越級上訪和發生群體性惡性事件??h級和8個鎮級綜治信訪維穩中心以及全縣127個村(居)委綜治信訪維穩工作站全部掛牌投入使用,并正常運作,“三級平臺”建設走在全市前列,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
其它各項事業建設取得新成效。安全生產四項控制指標均在市下達的范圍之內,全縣無重特大事故發生,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半p擁”成果不斷擴大,全面落實爭創省級雙擁模范縣“兩連冠”工作任務。人才隊伍建設步伐加快,出臺了《陸河縣引進高層次人才暫行規定》。環保工作得到加強,全面完成市政府下達任務。做好科技信息服務工作,新建立科技信息直通車示范點10個。重視地震應急工作,完成一批地震應急避險場所建設。認真組織開展全縣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蛾懞涌h志》編修工作進展順利??h檔案館被授予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人防通信設施和警報控制手段不斷完善,人防警報音響覆蓋率和報知率達100%,成功舉行了縣城年度防空警報試鳴活動并形成制度化。重視殘疾人工作,“創建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縣”通過驗收。產品質量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不斷強化。精神文明建設扎實開展,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審計、法制、人事、國防、打私、臺務、物價、司法、老齡、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婦女兒童、工會、青年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九、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設得到加強
堅持依法治縣,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監督。一年來共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35件和政協委員提案25件,100%得到辦理回復。廣泛聽取社會各界人士對政府工作的意見,促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共頒布9件規范性文件,政府工作法制化水平不斷提高。落實縣領導分工負責重點工作責任制,強化執行力建設,加大對重點項目和重點工作的督查督辦力度。深入開展“行風熱線”和“民主評議公務”活動,機關作風、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
十、“十一五”發展實現新跨越
“十一五”時期是陸河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建縣以來發展最快的時期之一。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結合縣情創造性地貫徹中央和省、市各項工作部署,在推動科學發展、應對金融危機、推進轉型升級的實踐中,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縣”的總體目標,確立了“三樂三從一堅定,四保四治八不亂”總體思路,把發展當作第一要務,把穩定當作第一責任,把惠民當作第一追求,積極應對自然災害、國際金融危機等多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和挑戰,“十一五”規劃的主要目標任務全面完成,為“十二五”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主要體現在: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在主要經濟指標中有5個指標實現翻一番以上目標。全縣生產總值從2005年的16.03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32.11億元,年均增長12.7%,實現翻番目標;縣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由2005年的0.49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1.62億元,年均增長25.2%,實現翻兩番目標。
——產業結構調整加快?,F代農業穩步發展,工業增勢強勁,第三產業不斷壯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05年的9.2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21.7億元,年均增長18.8%。三次產業結構由2005年37.4:28.6:34調整為2010年的21.4:29.3:49.3,產業結構逐步優化。
——基礎設施日臻完善。2006-2010年,全縣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8.3億元。公路建設投入資金1.8億元,新(改、擴)建公路275.4公里,完成農村硬底化公路197.4公里,在全市率先實現行政村公路全部硬底化目標,并在全市率先開通農村客運線路;在全市率先建成縣級污水處理廠并保持正常運轉;縣城引水工程建成通水,全縣形成了比較完善通暢的交通、通信、供水網絡和安全運轉的水利、供電網絡??h城建成區面積由建縣初的3.4平方公里擴展為7.5平方公里,市政配套設施建設日臻完善。
——生態建設成效明顯。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7%,提前實現省級林業生態縣目標。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70%以上,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60%以上,節能減排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污染物總量減排完成率達100%。螺溪鎮和新田鎮豐山村分別被省確定為“宜居城鎮(村莊)創建指導點”。同時,“十一五”期間我縣先后被評為“中國農村水電之鄉”、“中國建筑裝飾之鄉”,并被國家確定為“農業科技示范縣”、“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縣”,被廣東省確定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縣”、“殘疾人‘五個一’工程試點縣”、“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試點縣”。
——改革開放深入推進。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突破。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農村綜合改革、文化體制改革、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積極推進,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全面完成。對外開放水平穩步提高,外向型經濟加快發展,五年累計全縣吸收外商直接投資6098萬美元,累計完成外貿出口總額9800萬美元。
——民計民生持續改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推進,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水平穩步提高,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扎實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0%。農村“五?!?、城鎮“三無”救濟對象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逐年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5年的3733元提高到2010年的6070元,年均增長10.2%,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教育事業取得顯著成效,九年義務教育得到加強,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從2005年的44.2%提高到2010年的85%,在全市率先實現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目標。社會治安、國防武裝、衛生、文化、計生、殯改等各項工作全面進步。
各位代表,2010年和“十一五”期間取得的成績,是在上級黨政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和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縣人民辛勤勞動、團結拼搏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全體干部職工,向駐我縣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和各人民團體、社會各界人士,向所有關心支持我縣發展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以及外地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眸2010年和“十一五”時期的各項工作,我們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示:一是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走生態文明發展道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打造新的發展平臺。二是必須不斷解放思想,敢于沖破不合時宜的觀念束縛,明確發展思路,找準工作目標,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三是必須牢牢抓住“發展”這一中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大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努力做大經濟總量。四是必須全縣上下同心同德、團結一心,營造平安和諧的社會環境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事創業氛圍,取信于民、依靠人民,切實加強政府執行力建設,推動各項事業的順利快速發展。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仍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小、質量差、財力弱,規模以上企業和具有支撐作用的大企業少;硬件建設仍然滯后,縣城聚集發展和輻射帶動能力弱,重點項目建設因征地、拆遷、資金等問題導致進展緩慢;同時,受區位、交通等因素和生態功能區發展工業受到產業、環保、用地政策嚴格限制等因素影響,也將對我縣加快發展帶來更大挑戰。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切實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十二五”時期發展目標和工作重點
“十二五”時期,是我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是建設生態文明縣的重要時期。綜觀“十二五”時期國內外發展大勢,陸河既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又面臨嚴峻的挑戰,但總體上機遇大于挑戰,陸河將迎來新一輪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當前,為應對氣候變化,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已成為全球共識,我縣列入生態發展功能區,將為加快發展帶來更大的空間和爭取政策扶持的巨大潛力。今后幾年,隨著途經我縣的潮惠、天汕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必將大大改善我縣的發展環境,進一步凸顯我縣生態優越、資源豐富的比較優勢,進而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此外,我縣眾多外出成功人士的人緣優勢以及全縣廣大干部群眾人心思進、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也必將成為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同時,世界經濟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國內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比較突出,宏觀經濟環境和政策依然趨緊,將對我縣擴大內需帶來不少的壓力;全省各地競相發展、你追我趕,區域競爭壓力加大,這也對我縣加快發展造成一定的壓力。對此,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把握當前難得的歷史機遇,充分發揮資源稟賦條件和比較優勢,審時度勢,乘勢而上,努力實現全縣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
“十二五”時期陸河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有以下五個方面:一是經濟提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產業結構明顯優化,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逐步提高,現代產業格局逐步形成,開放型經濟邁上新臺階。二是基礎日趨完善。高速公路貫穿縣境,交通運輸快捷通暢,電力能源保障有力,城鎮基礎設施完善,防災減災體系和現代信息體系更加完善。三是城鄉生態宜居。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城市功能顯著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更加優良,宜居城鄉格局基本形成。四是社會繁榮和諧。社會建設顯著加強,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人民權益得到切實保障,社會更加穩定和諧。五是人民安居樂業。民計民生顯著改善,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長,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笆濉睍r期,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6%以上,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5%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森林覆蓋率達68%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
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有以下八個方面:一是加快發展現代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二是加快完善基礎設施,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三是加快宜居城鄉建設,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四是加強對外開放合作,促進“兩源經濟”發展;五是加快完善民生保障體系,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六是加快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協調發展;七是加快生態環境建設,促進“兩型”社會發展;八是加快體制機制創新,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各位代表,未來五年,是陸河跨越發展、和諧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一定要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全力推進各項工作,努力把“十二五”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是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之年。縣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深入貫徹十七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市委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建設生態文明縣”總目標,以“綠色崛起,出色生活”為主線和核心,按照“倒逼問責抓落實,轉變發展為民生”的工作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各項工作,努力推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十二五”規劃實施開好頭、起好步。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6%,農業總產值增長6%,工業總產值增長2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3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外貿出口總額增長15%,外商直接投資增長1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4‰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完成市下達的指標。
為實現上述目標,2011年重點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主要是“四個加快四個加強”:
一、加快生態宜居建設,提高科學發展水平
突出縣城集聚發展。以《陸河縣發展戰略規劃》為指導,以“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房在綠中”為主線,圍繞打造“一心兩軸四組團”的城市發展建設總體空間結構,推動縣城適度南拓東進。加快《陸河大道中南段兩側地帶規劃設計方案》編制工作,重點推進陸河大道延伸工程、螺河三號地、河田糧所“三舊”改造、美食街、改河公園以及螺河西岸開發等項目,加快推進教育園區、城市防洪堤圍以及“一河兩岸”商住小區等重點項目的規劃建設;抓緊對北環路、東環路兩邊、螺河兩岸、河東河周邊等“三邊一中”重點區位進行詳細規劃,嚴格控制并按規劃逐步完善建設。全面放開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市場,鼓勵和吸納民間資本參與城市建設,促進城市建設良性發展。
加快創建宜居鎮村建設。全力推進河田鎮、河口鎮和河田鎮新城社區、水唇鎮高塘村等8個宜居城鎮(社區、村莊)建設。加快完善水唇、東坑、新田、上護、南萬5個鎮總體規劃和20個省級試點村莊的規劃編制工作。推進“百村百園”工程,繼續實施生活垃圾堆放點、生態小公園和農村改水改廁工程及沼氣池建設,切實提高建設質量和管理水平,提升農村文明水平。加快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填埋場和鎮村垃圾清運設施建設步伐。各鎮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嚴厲打擊私自買賣土地和違章亂建、未報先建行為,堅決實行國有土地使用權公開招標掛牌出讓,防止土地資產的流失。深入開展市容環境整治活動,強力整治城區亂停亂放、亂擺亂賣、亂搭亂建等行為,突出抓好集鎮周邊環境整治,解決“臟、亂、差”問題,努力營造整潔有序、宜業宜居的城鄉環境,努力創建一批名鎮、名村。
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全面樹立生態觀念,加快創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步伐。重點抓好林木資源管護,切實抓好森林火災的防控工作,嚴厲打擊各種亂砍亂伐、毀林造墳等行為,完成1.5萬畝的造林任務和20個萬村綠示范村建設。認真落實螺河、榕江兩水系發源地的水源涵養林保護措施,不斷加大對幾大生態森林公園的管護力度,特別要抓好紅錐林保護區、岳溪生態博覽園、火山嶂森林公園的林相改造,提升林木植被的質量和觀賞性。啟動上護-南萬-螺溪綠色生態長廊項目,加大縣城和各鎮區生態綠化建設,擴大綠化面積。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啟動對鎮及縣直相關部門的環保責任考核,確?;瘜W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實現市政府下達總量控制目標和污染減排考核合格。
發展壯大旅游產業。積極融入珠三角2小時旅游經濟圈,大力推介紅色旅游、生態休閑旅游和農業生態觀光旅游。加快岳溪生態博覽園、火山嶂森林公園、水唇昶宏溫泉度假村等生態旅游項目的建設步伐,上馬建設五洲金龍溫泉度假村、櫻花種植觀賞等旅游項目和星級賓館等旅游配套設施建設,把旅游業發展成為我縣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加快發展工業經濟,切實壯大經濟總量
全力推進新河工業園區建設。成立專門工作隊伍,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完善好新河工業園區各項申報手續,把該園區建設成為標準化工業園區,并以此為平臺,筑巢引鳳,今年力爭10家以上企業落戶新河工業園區,特別是要加大對鉅新生態科技工業園的跟蹤力度,促其盡快落戶,向園區要產值、要效益。
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啟動實施招商引資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把招商引資任務分解落實到各鎮和各職能部門。拓展招商引資領域,研究制定招商引資的推進和保障措施,特別是要制訂和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吸引外出陸河籍企業家回鄉投資興業,同時要堅持“窮人也要挑菜吃”的理念,嚴格把好環保第一關,以生態牌、資源牌、宜居牌進行招商引資。進一步打造“寬松、靈活”的政策環境和“高效、誠信”的服務環境,以投資條件最好、投資環境最優、投資成本最低的優勢,吸引八方投資者,形成“近者悅,遠者來”的良好局面。
強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今年縣確定重點項目12個,總投資額80.3億元,年度需完成投資11.2億元。嚴格落實縣領導掛鉤重點項目建設責任制和責任單位負責制,著力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力促螺河三號地開發、陸河大道延伸工程、吉康華苑二期房地產、陸河大道西片區改造、電力調度中心、煙草大樓、移動生產配送中心、美食街、體育館、縣城星級賓館、水唇110千伏變電站等一批項目在“七一”前開工建設。加快教育園區續建工程、華府一號、改河路帶狀公園、岳溪生態博覽園廣場等一批項目建設進度,確保在“七一”前竣工一批。特別是要做好抽水蓄能電站、水源涵養林、華南建筑裝飾工程學院等3個市確定的重點預備項目和8個縣確定的重點預備項目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各鎮也要進一步加大重點項目建設力度,力求全縣的重點項目建設有大的突破。
突出抓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堅持促優扶強,整體推進的原則,發展壯大食品、農副產品深加工和水資源利用等特色優勢產業,加快重信靈芝、宏瑋童車、萬豐潤實業等企業的投產,并盡快形成產能。促進恒鋒、兆豐、友興、銓鎰、麥卡、祥盛、日升等企業的增資擴產,力爭再增加10家以上規上工業企業,推進規模以上工業逐步實現轉型升級。
加快經濟項目建設步伐。全力做好對全縣財稅有重大貢獻的經濟項目建設,重點抓好全縣27宗面積3.3萬畝的園地山坡地開墾補充耕地項目,爭取上半年上報驗收一批,驗收面積2萬畝以上。切實做好縣城防洪堤圍三號地、北環路兩旁、陸河大道中南段兩側地帶土地儲備項目,力爭今年政府土地儲備面積達10萬平方米。大力推進以河田糧所改造為試點的“三舊”改造項目,力爭完成2宗“三舊”改造項目。
積極發展工業園區經濟。要科學規劃、集中力量建設好工業園區,圍繞特色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項目。新河工業園以引進機械制造、高端玻璃制造、機電設備、化工原料、電子設備等制造業為主,重點加快鉅新生態科技工業園開發建設,發展電子類、太陽能光伏設備等高新技術產業;城南工業園以引進紡織服裝、珠寶首飾、精密塑膠原件等輕工產業為主導;城東工業園以發展食品飲料、生物保健、水果、農副產品深加工等系列食品研發生產為主導。逐步形成產業布局合理,功能分區優化,資源利用高效,生態安全環保的現代產業生產基地。
三、加快財稅改革步伐,提升財政保障能力
培植壯大財源。加強財源建設,加大對骨干企業和重大項目的扶持力度,鞏固壯大現有財源,挖掘培植后續財源,積極爭取上級轉移支付和各類專項資金支持,緩解縣級財政壓力。全力推進陸河大道西片區和中南段兩側地帶改造、潮惠高速陸河段、華南建筑裝飾工程學院、新河工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加快鉅新生態科技工業園、彭華食品工業園等重大生產性項目建設,積極扶持偉能食品、生寶種養等企業發展壯大,為縣財政提供穩定稅源。
加強財稅征管。堅持依法治稅,加大稅收稽查力度,嚴厲打擊各種偷、逃、騙稅行為。進一步完善財稅征管激勵機制,加強對重點稅種、重點稅源企業和重點項目的管理,加大經濟戶口清理和強化納稅評估,爭取在稅源挖潛堵漏上取得新突破。大力抓好新增稅收工作。
穩步推進財稅改革。繼續深化部門預算及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強化審計監督和財政監督,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認真做好對外資企業開征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的基礎性工作,確?!皟啥悺卑磿r足額開征。加快耕地占用稅和契稅征管職能劃轉工作,確保耕地占用稅和契稅按時由地稅部門征收。
提升理財水平。嚴格執行財政預算,調整優化支出結構,重點保障社會事業、民生工程、重大項目等支出需要,確保職工工資、津貼補貼按時發放和機構的正常運轉。
創新金融工作。積極推進村鎮銀行的籌建工作,加強基金、證券等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的溝通協調,力爭全縣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呈現新亮點。
四、加快公共事業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完善教育園區配套設施建設,加快縣職業技術學校建設步伐。推動“特優生”創建工程,力促陸河中學、外國語學校上規模、樹品牌、創名校。加快義務教育規范化學校建設步伐,完成南萬鎮規范化學校建設任務,積極爭取申報東坑鎮規范化學校建設項目。大力推進教育先進鎮建設,確定南萬、東坑、螺溪、上護4個鎮為教育先進鎮建設先行點,力爭在建設鄉鎮規范化中心幼兒園和義務教育階段規范化學校建設方面走在全市前列。繼續實行縣、鎮、校中招目標管理考核機制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激勵機制,確保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85%以上目標。加快推進華南建筑裝飾工程學院前期各項工作,努力打造陸河山區教育發展高地。
全力推進文化強縣建設和衛生事業發展。加快縣文體中心建設步伐,把握省支持新建市縣建設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的契機,力促全縣“三館”建設取得新突破。加大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和保護力度,積極推進城鄉社區文化室和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加快醫藥體制改革,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重點抓好甲型H1N1流感、人禽流感等重大傳染病的防控工作。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改革,進一步加快鄉鎮衛生院改造,認真籌備中醫院擴建工程。
推進“平安陸河”建設。進一步鞏固縣鎮村三級綜治信訪維穩工作網絡,正確處理和妥善化解人民內部矛盾,完善應對各種緊急情況的預案,確保依法妥善處理各類群體性、突發性事件。全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加大力度完善平安視頻監控系統,全力打擊嚴重暴力犯罪、“兩搶一盜”等群眾普遍關心的治安突擊問題,堅決打擊嚴重危害經濟安全、侵害人民群眾利益、破壞市場秩序的犯罪,強化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專項整治,堅決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健全應急機制,提高應對突發事件能力。著力加強防洪抗災薄弱環節建設。
穩妥推進各項改革。積極推進富縣強鎮和簡政強鎮改革。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進財政體制、投融資體制、國有企業改革以及土地管理制度、集體林權制度、糧食流通體制和農村流通體制等方面改革。抓好科技、教育、人口、文化、衛生、體育等分類改革。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加快自主創新工作,引導更多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創新能力。落實人口和計生工作責任制,深化“兩無”活動,抓好綜合改革,推進優質服務,穩定低生育水平。做好殯葬改革專項整治工作,加快縣殯儀館和公墓山建設步伐,完善鎮級公墓山配套設施建設。發展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完善救助管理機制。加強國防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做好“雙擁”和民兵預備役工作。扎實推進我縣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工作。促進審計、統計、法制、外事僑務、民族宗教、臺務、港澳、方志、檔案、防震、人防、廣播電視、殘聯等工作全面發展。
五、加強農業農村工作,提升“三農”整體水平
高度重視糧食生產。著力解決農田“丟荒”問題,切實穩定和擴大糧食種植面積,加大對種養大戶、良種良法推廣的幫扶支持力度,鼓勵種糧大戶發展規模生產,對水稻種植50畝的種糧大戶進行獎勵,確保全年糧食種植面積達到21.5萬畝,確保全面完成糧食考評任務。
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特色農業發展,進一步鞏固東坑青梅、生寶木瓜、上護香蕉、南萬茶葉等特色原生態農產品生產,加快創建油茶、香蕉、櫻花、青梅、桉樹、花卉等六個“萬畝基地”,創建“全國油茶種植示范區”,加快日產20噸靈芝種植及加工基地建設步伐,將其建設成為全縣乃至全市“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努力構建特色種養、生態休閑、旅游觀光“三大農業經濟圈”,營造種植、畜禽和加工“三大產業集群”。 鼓勵龍頭企業做大規模,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努力實現農產品加工業轉化升級。切實加強農技推廣和動物防疫工作,加大生豬屠宰管理力度。
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認真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突出抓好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努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抓好灌渠改造、中小河流治理、標準農田示范區等項目的建設。重點抓好河口南溪洋3000畝農業綜合開發整治項目和縣城防洪堤圍續建、新坑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以及水東河小流域綜合整治工程。
全力推進扶貧開發“雙到”工作。進一步健全完善扶貧“雙到”工作督查機制,加大對扶貧開發工作的檢查督促力度,落實工作考核和獎罰制度。要結合貧困村、戶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完善幫扶規劃,提高幫扶項目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力爭2011年全縣完成農村危房改造600戶,人年均純收入2500元以上的貧困戶達到80%以上,提前實現省提出的扶貧“雙到”工作目標。
不斷完善農村民主管理。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強化對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的指導督促考核,認真總結推廣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先進經驗。確保完成第5屆村委會和第4屆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任務,推進村、社區居委會規范化建設。
六、加強市政基礎建設,優化經濟發展環境
加強市政設施建設。完善好縣城6公里污水處理收集管網鋪設工程,確??h城建成區范圍污水收集率實現100%。切實加強縣城供水源頭南告水庫水質的管護,加快教育園區供水管網鋪設工程、完善人民北路供水管網建設。完善螺河三號地河堤和河中橋至泰安橋河堤綠化及路燈安裝工程,打通改河路北面人民路至陸河大道路段,完善帶狀公園建設,積極塑造改河兩側的沿河景觀,營造休閑文化娛樂空間。
加強交通網絡建設。積極配合做好潮惠高速陸河段征地拆遷工作,促其盡快上馬建設。加快推進陸五公路和河平公路改造升級,爭取揭紫公路盡快上馬建設,盡快完善激石溪公路建設。今年要建設完成新農村公路80公里和橋梁10座、農村客運候車亭11個。
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積極做好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項目的前期籌備和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的前期論證工作。繼續加大小水電開發力度,推進縣電力調度中心和水唇110千伏變電站上馬建設。
加強通訊網絡建設。積極推進移動生產配送中心籌建工作。逐步改造農村電話交換網,建設能傳遞多媒體信息的綜合數字通訊網絡。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加快寬帶通訊網、數字電視網和下一代互聯網建設,推進“三網融合”,加快建設電子政務、電子信息等服務平臺,全面推行政務信息網上發布、傳遞和共享,提高信息公共服務及應用水平。
七、加強民生工程建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扎實推進新農保工作,完成45周歲以上農民100%參加農村社會保險,實現60周歲以上農村居民享受待遇全覆蓋。進一步完善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積極探索開展統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一體化工作,實現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整體覆蓋率達到90%以上。加快推進養老福利院、殘聯“五個一”工程、殘疾人托養中心項目建設,協調做好香港嘉道理殘疾人幫扶工作。加強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災救濟、醫療救助、優撫安置和殘疾人保障工作,妥善安排困難群眾生產生活。
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強化技能培訓,拓寬就業渠道,完善就業服務體系,保持就業局勢穩定。計劃組織培訓農村勞動力4500人以上,轉移就業7000人以上,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500人以上,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900人以上。
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計劃投入資金800萬元,新建廉租住房42套和公共租賃住房80套,著力解決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確保完成市下達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
八、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行政服務效能
建設法治政府。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不斷提高依法依規辦事水平,做到規范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規范行政許可和行政審批,完善行政監督機制,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管和約束。嚴格執行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和向人民政協通報情況制度,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主動接受新聞輿論和群眾監督,努力建設人民信賴政府。同時,大力推進依法治縣工作,加強普法工作。
建設服務政府。堅持把為人民群眾謀福祉作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堅決打擊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努力建設人民擁護政府。
建設效能政府。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深入基層,真抓實干,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加強政府信息化和電子政務建設,推進政府工作高效運轉。進一步強化誠信建設,堅決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樹立誠信政府的良好形象,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建設廉潔政府。深入推進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從源頭上、制度上規范行政行為。加強執法監察、廉政監察、效能監察、審計監察,堅決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認真落實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不斷提高拒腐防變能力,樹立為政清廉的公仆形象,努力建設人民放心政府。
各位代表,站在歷史的新起點,面對全縣人民的新期待,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上級黨政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銳意進取,開拓創新,艱苦創業,為實現陸河新跨越而努力奮斗!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陸河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